—编者按—
本期已是第14期“论证台”,这个栏目是针对内部某些热点的文化观念进行内部线上讨论,几乎是公认的门槛最低的“文化投稿”了。本期讨论的是如何看待周黑鸭厂区里设“斑马线”的行为艺术?不少同事参与了讨论,以下是大家各类观点的节选。
周黑鸭厂区地面的斑马线要求,就如同一家公司,一家企业的规章制度。国家的军队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正如我们的企业文化里面的行为准则:无条件服从最高领导人,统一步调。学习企业文化就是读懂盛董。在实现共同目标愿景的路上不会迷失自我!
谢玲希
文化传播很像育儿,家长都会提前教孩子有防范意识,不会等危险发生了再去告诉小朋友该怎么做,那样哭都来不及了。所以行为艺术的存在,有“提前预警”的意义,很多人觉得有些文化教育传播没有什么意义,自己平常遇不到这类事情,但万一碰上了呢?我们再思考是不是来不及了?所以好的文化宣导很有必要,我们日常就需要耳濡目染,从潜意识里面把正向的做法刻在骨子里,在遇到任何事情,都能第一时间很自然的做出对的事,而不是等事情发生了,才去想我们该怎么做。
熊灵
个人表示支持,文化是一种习惯,习惯源自于生活,而不是一种“形式主义”比如案例中说的周黑鸭“斑马线”是培养“守规矩、走正道”的一种方法,我们不能期待走上了大马路才“守规矩、走正道”而平常很随意,就好比我们国家解放军的军事演习和日常军训一样,不能指望到要上战场了再来临时训练,一个人日常养成的行为和意识往往才能在关键时候体验真实的软实力,所以我比较支持。
张杰
认同,因为无规矩不成方圆。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制度去监管执行,人性都有两面,就如斑马线一样,黑白相间,正能量的驱动力需要强大的思维和习惯去掌控。
庞永香
所谓文化,就是潜移默化!在日常工作中,将公司的理念转化成一种“刻意的斑马线”行为,久而久之,员工就会形成习惯,而这种习惯正是公司所倡导的,何乐而不为呢!
司易立
此类行为艺术我是认同与支持的。盛董曾说过,作为一名奋斗者,我们要学会用更好的态度和境界,面对工作和生活,要让工作生活化、生活工作化,使得成功的品格、气质、习惯,伴随我们一生。而“斑马线”一类行为艺术恰恰更多的是在纠正我们习惯和品格,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们错误的习惯,将优秀的品质深入骨髓,这样才能实现“工作生活化,生活工作化”。
陈燕子
我表示认同,斑马线——城市人行横道的一条条赫然醒目的白线,它是指示行人安全过马路的标志,是众多人生的一个流动“舞台”,在我们出行的途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理,在职场中,我们内心应也有着这样的一条无形的”斑马线“。在我们工作、生活处于那些冲突阻碍、进退两难的局面时,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提醒我们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守本心,不逾矩。
胡珍
我认为可以有这样的“斑马线”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无处不在,规矩是个人行为的红绿灯”这句话表达的意思非常明显,就是说明了规矩的重要性,很显然如果没有规矩的话,很多事情我们都随意的去做,可能就会造成秩序的混乱,最终影响事情办理的程序,不仅会损害我们个人的利益,还会损害企业的利益。因此,用“斑马线”制度来约束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走正道。
朱英英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个人还是比较支持的,公司人员众多,需要规范管理,而有实物的“斑马线”更能在日常工作中起到时刻提醒的作用,从而养成习惯和潜意识,让守规矩和走正道成为下意识的行为。
李凌芳
古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讲的就是做任何事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也可把规则作为一种文化,通过有效的制度进行规范约束。目前华盛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有效的规则通过文化的形式进行表达更能体现出企业管理的规则意识和对规则的敬畏之心,让员工自觉走“斑马线”。
胡婷
我认为企业应该有这样的“斑马线”制度。人的行为受制于思想,而思想则涉及到道德、法律等方方面面。要想使员工的行为不越界,就需要在头脑里勾勒出一条轮廓分明的“斑马线”,作为衡量其自身行为的标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大脑里那条无形的“斑马线”常常处于空白、缺失的状态,只有在企业里建立这样的“斑马线”制度,才能让每个员工有正确的行为意识,才能让大家不迷失、不越界,达到员工素质培养、企业精神理念灌输、企业氛围营造的共赢目标。
我比较认同这种企业文化“符号”,对于周黑鸭企业来讲,“斑马线”不仅仅是路上的符号,更是企业从方方面面无处不在的企业文化元素,这样许许多多的元素最终构成传达给员工的企业文化信息,所以“斑马线”是远远超出它实际意义的。我个人认为企业文化不是单一的符号或元素而存在的,一定是有内像和外像的事务相结合,从内而外成体系而存在,这样才能发挥出企业文化的作用。
王露
我认为,企业应该有这样的“斑马线”制度。员工要遵守规章制度,前提条件是需要先了解制度规则细则。就要求我们从入职培训开始,认真对待所有传达制度的机会,培养员工的“规则意识”。企业“斑马线”,形象而生动的让大家自然而然了解了规则,习惯性的遵守。这样的制度更有利于传播企业文化,让大家潜移默化的接受和遵守制度。
王萍
我支持,就比如华盛前台的共享雨伞设置,自取自还,除了方便大家的出行,更是一种维护诚信风气的体现,也能为其他人带来正面积极影响。
杨秀平
对于这种行为我是认同并支持的,斑马线在交通上来说是为了避免人走路的安全,拿到企业来说,就是一种约束力,而没有约束力的制度就形同虚设,没有任何作用,古人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讲的就是做任何事要有规矩,讲规则,把规则作为一种文化,通过有效的制度约束员工的不良行为,从而树立员工对企业制度的规则意识和敬畏之心。
李思林
我觉得“斑马线”不仅是行为艺术,也是无形的规则,让杂乱无章的“脚印” ,都有序的进入了轨道,在规则之内的自由是更加安全可靠的,像孙悟空用金箍棒给唐僧画的保护圈一样。
陈青
支持。因为“斑马线”其实就是约束人的“标准线”。有句话叫做“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有规矩,有约束,方能成才!然后结合我们日常工作中制定的规章制度来说,规章制度的条条框框就是那一根根的斑马线,它提醒我们要走“斑马线”,要按照公司制度走,方能让我们的公司持续发展,工作高效完成。
我持认同的看法。对于公司一开始践行企业文化其实挺不被看好,甚至是不被理解的,公司的企业文化并不能为公司创造利益,我们为什么要花时间来做这个呢?1.其实企业文化确实没有为公司带来实质价值,但是文化却让华盛人有了一个共同前行的目标,所以我们不用去怀疑文化到底值不值得推行,一百年永远比一百亿更重要;2.通过平时对企业文化优秀者事迹的宣扬,更能对我们带来积极正能量的影响,企业内部要有越来越多的“正能量传播者”,以此让文化根深蒂固。
柳铁
认同且支持,位于财务部有很多的事情必须要走“斑马线”,在财务部的每一步流程都是一个必须的过程,不能说想方便而直接口头告知,在没收到文书通知的时候去直接执行这件事,任何时候要有流程再去做这件事,是保证这件事的完整性、安全性,就像过马路走斑马线保证了生命的安全,有完整的流程则代表着流程的安全性,流程走到哪步了,发现问题就可以从哪改,而不会像无头苍蝇乱撞,所以我支持走“斑马线”培养“守规矩、走正道”的思维和习惯。
艾孝枝
斑马线出自交通法,遵守交通法礼貌行走斑马线,既是城市的文明景观,也是市民交通安全的基本保障。周黑鸭厂区的“斑马线”行为艺术,看似无实质的用处,但是却从文化艺术上有效的向员工宣导了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一种,更会带动更多的同事一起效仿,公司应提倡“斑马线”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编者总结
在企业,各人除了行政角色外,还有自己选择的文化角色扮演:一只狐狸可以让一群狮子迷路,而一只鲢鱼却能激活整个池塘。这说明,文化影响力是看不见的能力,蕴含着不可限量的价值。我们提倡以价值为纲,就不能忽视这种价值的存在。
像斑马线这样的内部行为艺术,能起到倡导正确文化力量的作用,本身又并未有很大的成本投入,是企业内部不可多得的安排。这种看不见的价值,将影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