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业门店需要科学的方法论,就如同美业需要更多的正能量,需要更多人投身美业去为客户做有价值的事情,帮助更多人变美,从而把美业做的更健康、更科学、更专业。
纤手美业,从成立之初就一直专注于,用技术和服务带给客户更好的体验。
(华盛美业学员 李绍伟)
本期华盛美业《美业面对面》专访,走进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纤手美业的创始人,李绍伟。2015年开了第一家店,但开了第二家店的时候,因为门店管理跟不上,被迫关店。直到2018年,走出来学习后,从一家店7个人左右的团队,成长为5家门店120人左右的团队,年营业额也达到了一千万元。
从一家店开到五家店,年营业额达到1000万元,纤手美业用了8年时间。一家县城店,是如何做到当地千万营业额的呢?
(点开视频,走进美业面对面专访视频)
创业
从美发学徒到创业纤手美业
在李绍伟刚进入美业的时候,还是2004年,离开家乡背负梦想,去创造一片美业新天地。
他从学徒干起,成为发型师,再到创业。短短几年间就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开店,但第一次创业开店,由于经营不善闭店。于是离开了美业改行其他行业,做了半年,后面还是因为发现自己还是喜欢美业,于是跟随几个兄弟一起回老家第二次创业。
门店的经营状况并没有因为第二次创业就有所改变,现实再一次跟他开了个玩笑,当他以为门店生意做得可以发展到第二家店的时候,他再次面临创业失败。
第一家门店经营不善也被迫闭店,第二家店也在勉强维持,没有业绩,利润也不是很理想,勉强持平盈亏。
一开始创业的三个股东,赚不到钱就离开了,最终剩下我一个人带着两三个学徒,只有默默把店支撑下去。因为股东没赚钱,最终自己贷款把当时投资的钱分给股东。
第二次经历关店和股东的离开,让他没有再次选择关店、改行,而是忍辱负重继续坚持。
李绍伟认为竟然选择了创业开店,有店有员工,就不能给自己留退路,他决定即使没有股东,即使负债也要继续开店,重新招人,培养人,重新开始经营一家门店。
转折
三年时间,扭亏为盈
2018年是门店转折的一年,正因为员工的离开,经营不善的问题,就在李绍伟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决定走出来去学习。
那个时候才有7个员工,每个月做着4万左右的业绩,基本维持着门店,但进退两难。
员工来来去去,总是爱流失,没有晋升制度,管理和服务上面很大缺陷,没有流程,也不懂什么是经营,只知道把技术做好,但是员工不断的流失。
短短三年,李绍伟凭着自己的努力,让原本亏钱的门店,扭亏为盈,带领着员工一路成长。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几年的学习,思维认知从技术者提升到经营者思维。
现在,五家店的年营业额达到1000万元,门店进入快速扩张阶段。计划在2022年,门店扩展到10家店,年营业额突破2000万元。
李绍伟认为,成长就是一步步坚持、一点点沉淀的过程,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团队齐心的动力,再加上对于经营管理认知的高度和对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追求。
纤手美业是这样做的,李绍伟的整个团队也做到了。
在华盛美业学习之后,以前只有7-8个人的团队,每个月只能做4-5万业绩,除去房租、水电和人工成本,利润所剩无几。到现在通过一步步的学习,团队拓展到120个人左右,每家店月业绩可以达到15万,年营业额达到1000万,有了非常大的改变。
目标
成绩绝非偶然
纤手美业,作为许多优秀美业门店中的其中一个,取得今天的成绩也绝非偶然,李绍伟经历过长时间的磨砺,他和他门店的学习改变离不开几个方面:
1.人才机制的建立
所有门店用的最多的就是员工带员工的招聘方式。因为薪酬体系和晋升体系的建立,福利待遇都是属于当地比较好的,员工认可了公司,介绍员工来上班,我们会给予他的额外福利,比如,通过介绍过来的员工,上班满半年,介绍人就会有500元的奖励。如果一直做下去,那么每半年,都会给介绍人300元的奖励。
2.销售流程的设计
行销的流程,是对于每个门店都需要的销售流程,门店的线上引流主要依靠抖音、美团和微信,做的比较好的是微信客服号的私域流量运营。每个门店有一个微信号,每一个老客户或者有潜在消费能力的客户都会加到这个客服号,给每个客户备注好,平时有活动或者来的门店少了,就会发消息给客户,等于是建立了自己的私域池塘。
3.脚踏实地的学习
学习其实没有更多的捷径,而是坚持不懈的学习。以前只会技术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没有办法带团队,也没有办法带给团队成长。那现在学习到了方法,就会掌握经营管理的方法。
4.坚持产品和技术为核心
美业是服务业,纤手美业始终追求健康、美丽和专业的服务精神,以健康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和技术一流的服务,赢得了当地客户的信赖,这也逐步形成了门店的优势。
如果说带领团队成长,将门店打造成为当地有知名度的门店,只是开始,那么让纤手美业实现门店数量的突破10家、营业额的翻倍增长至2000万元,就是李绍伟的短期目标,他和他的团队一直朝着打造当地一流的美发专业品牌的目标而努力。